×

比亚迪年内第三次涨价,比亚迪第一年保险出险第二年保费涨多少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6 11:58:20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受全球供应链影响,日本多家车企宣布涨价,导致其涨价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材料获取难度比较大,导致生产车的难度也比较高
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也是想要赚钱的,如果按照以前的价格,他们可能只会赔本不会赚钱。就是和全球经济发展也是有关系的。
现在国外的局势非常紧张,有很多制造车辆的原材料都涨价了,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是特别好。
受全球供应链影响,日本多家车企宣布涨价,导致其涨价的原因如下。
一、日本多家车企宣布涨价除了尼桑外,很多日本企业,如斯巴鲁,三菱,马自达等,最近也陆续上调了一些车型的价格,幅度在2%至3%之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国很多汽车厂商也纷纷调高了汽车的出售价格,其中有蔚来,小鹏,哪吒,比亚迪,还有五菱。
二、车载电池的主要原料上涨首先,由于俄乌局势的影响,锂的原材料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6倍,而镍的价格则是去年的2倍,俄罗斯提供了世界10%的镍,并且占据了20%以上的高纯度镍市场。而电动汽车制造成本的三分之一都被电池占据,原材料涨价势必直接导致整车价格上涨。
三、钢铁和铝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丰田公司和新日铁公司从2010财政年度起,每半年都会就铁矿石、焦煤和其它原料的价格变动进行谈判。
在最近的几次磋商中,这两个公司已经达成了第三次涨价协议,而这次涨价每吨钢材的采购价将提高约合人民币2000元左右,比半年前上涨两到三成,这一涨幅也创下了12年来的新高。
丰田公司的采购价格被许多工业部门,如造船、家电等作为采购基准。据报道,日本很多公司都受到了涨价的影响。
四、物流成本增加自从疫情暴发后,物流费用已经翻了一番,有些物流公司开出了高价,部分上下游企业也在商讨和分担物流费用,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不愿意承担相应增加的成本。
目前,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流方面的压力。目前,汽车配件企业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高成本的物流费用,二是,某些区域内的原材料制造与运输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日本多家车企已经正式宣布涨价,日系车可以说是我国销量最广的车系之一,这次涨价也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很大一部分的购车人群,当然涨价也不是任由车辆制造方任意涨价,此次日本多家车企之所以会集体宣布涨价主要原因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的短缺。
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目前是已经是全球普遍的趋势,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制造车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和镍等资源的价格都是一度疯涨,尤其是锂的价格更是涨到去年价格的6倍。除了这以外制造车辆所大量使用的钢铁和铝等原材料价格也是有所上涨,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车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为了弥补损失的利润商家就必须要进行涨价,所以说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购买车辆的普通消费者。
其次对于芯片短缺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现在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持,要想制造一辆完整的汽车同样需要用到芯片,但是现在厂商所面对的情况不仅仅是芯片涨价,现在是处于一种拿钱也买不到芯片的处境,买不到大量的芯片也就意味着厂商无法大量的制造车辆,这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车辆制造商的利润空间,我们都知道资本家是绝对不会吃亏的,所以他们就通过涨价弥补自身利润压缩所造成的损失。
当然还有其他导致汽车涨价的原因,只不过以上这两点是造成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商家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但消费者只能硬着头皮买单,不管怎么说都希望全球的供应链能够尽快的恢复,如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线消费者们的负担。

比亚迪为何涨价

比亚迪为何涨价的原因是:保住已签约的订单以及增加潜在的新客户。
比亚迪的这波涨价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在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将不受此次调价影响。”这一操作看似是为了照顾已经签约的车主,其实是为了保住已签约的订单以及增加潜在的新客户。
根据比亚迪官方透露的消息,截至10月份,比亚迪在手订单尚有70万辆,新车交付周期也长达4至5个月。虽然订单非常多,但面对对手的降价促销,再加上自身超长的等待周期,难免会有消费者转投其他车企,而涨价则能很好地保住这些在手的订单。
比亚迪
比亚迪汽车产业分布在深圳坪山、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长沙、韶关七大工业园,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模具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组合。
比亚迪汽车在车型研发、模具开发、整车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比亚迪汽车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立志振兴民族汽车产业。

听说比亚迪保养费用小幅上涨?真相是.....

日前,有部分网友反映,比亚迪的部分车型的保养费已经出现上调,并且涨幅还不小,瞬间在网上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对于一款车而言,不单是只有“买车成本”,还有“用车成本”,而保养费用则是用车成本里的一个“大头”。所以,如果比亚迪的保养费用真的如网上所言,直接上调很高,车主们“坐不住了”自然能够理解。
但是,事实真的如网上说的那样吗?
涨价太高?并非如此
虽然比亚迪这几年新能源车销量火爆,单车均价也随着比亚迪汉、唐等高端产品的热销水涨船高,但是在维修保养费用方面,比亚迪的价格一直不贵。
(保养价格调整前)
(保养价格调整后)
首先,在保养费用方面。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价格调整之前,比亚迪部分车型的小保养费用就比很多同级车型还要低。比如秦PLUS DM-i的小保养费用只要325元,而吉利、长安等同级车型的保养价格则需要5-600元左右,价格明显高很多。但是,在保养费用调整后,比亚迪的保养费用还是要低于大部分自主品牌。
而且,比亚迪不只是保养费用低,比亚迪的维修费用其实也很低!从中保研公布的零整比来看,比亚迪以180%排在末尾。所谓零整比,就是把车全部拆成零部件,和整车价格的对比。而长城、上汽的零整比都接近300%,宝马、奔驰这些豪华品牌的零整比更是有达到700%左右。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比亚迪可谓是“业界良心”,消费者后期维修费用上比其他品牌低很多。
5年都不涨价的比亚迪,这次为何要涨价了?
根据一位汽车博主透漏,“比亚迪保养的商城价格体系持续了5年,今天才做了重新的调整”。
所以说,比亚迪的车辆维修成本在汽车圈里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现在,比亚迪突然对汽车保养价格进行调整,这让以前习惯了以低价保养价格的老车主一时难以接受,从而引起了网上的争议,这点其实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也让人好奇,5年不涨价的比亚迪,这次突然要涨价了呢?根据比亚迪官方回复,此次涨价主要是“服务成本”上升。服务成本其实就是“工时费”,也就是维修员工的工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 年时修理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年均收入是 38417 元,到了 2021年,他们的年均收入已经增长至 61400 元,涨幅为 59.8%。可见,劳动力成本随着时间变化在快速上升。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也并不是无脑的调整价格,而是针对地域实际情况不同,进行合理的调价。比如这次比亚迪保养费用涨价: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因为一级城市的人工成本往往都要高于二级、三级城市,所以一级城市的保养费用上涨幅度就会更高。像北京、上海等一级城市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20%,而芜湖、舟山等二级、三级城市也只有百分之4-5%的涨幅。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本次调整的其他车型价格涨幅,并非如网络所说:全线大幅调整,纯电车型及部分混动的涨幅较小。
总结来说,如果比亚迪仍然继续按照5年前的成本来定价,确实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在整体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比亚迪此次上调保养价格也很正常。
说到这,有人肯定会说了:比亚迪一年新能源卖出这么多车,钱肯定没少赚,为什么在人工成本上还要让车主自掏腰包呢?
没错,近年来比亚迪在市场销量上一骑绝尘,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5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100.26万辆,同比增长97.63%。但是,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并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比亚迪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单车利润达到0.74万元(采用归母净利润除以当期销量的方式计算),去年一季度为0.28万元,同比增长约164%。
再看2022年第二、三、四三个季度,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分别为0.79万元、1.06万元及1.07万元。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单车利润下滑明显。对此,业内猜测这与补贴退坡以及比亚迪“油电同价”策略有一定关系。
在新能源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比亚迪开启了“油电同价”的策略。今年旗下几款热门车型,如秦、汉、宋、唐系列,以及海豹等冠军版新车不仅售价更低,与同级燃油车几乎保持同一价格水平线。而且在配置方面还得到了大幅度升级,可以说是为用户带来了真金白银的让利。但结果就是: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下滑。
单车销售利润下滑,在渠道端传递出的压力不容小觑,所以厂家和4S店希望通过保养费上涨来覆盖成本,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因此,综上所述,你还认为比亚迪保养费用涨价是高了吗?是不合理吗?
电驹小结:
不得不说,最近一段时间,比亚迪真是“人红是非多”。就好比当年的特斯拉,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没少受到网络,甚至是一些同行企业的恶意诋毁和抨击。
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这两年比亚迪发展太过迅猛,确实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这让很多对手感到眼红。所以,突然看到网络有很多针对比亚迪的黑公关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为了打击黑公关乱象,比亚迪甚至开出了最高500万的举报奖励。
而对于“黑公关”,电驹小编认为,与其花大量的钱去黑对手,还不如沉下心来真正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涨完价还比大众便宜一半的比亚迪,为什么被你们喷的体无完肤

这两天比亚迪并不消停,油箱事件刚刚落幕, 保养涨价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市场激烈的讨论。
人们对比亚迪保养涨价的行为非常不能理解,因为从服务本身理解,此前的保养政策已经能够保证一个不错的盈利能力,在各种成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涨价的唯一说法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
建立在200万量级年销量基础上涨价,将会为经销商、比亚迪本身带来丰富的利润。
但事实上,涨价之后的比亚迪也并没有比丰田、大众贵,小保养、大保养的价格放在合资车阵营中也是最便宜的。
用户可以接受大众、本田的高保养费用,为什么到了比亚迪这就不行了呢?
从目前的单车价格来看,比亚迪单车均价已经接近20万,EV以及DM-i销量占比各50%,事实上对于经销商以及比亚迪来说,还能保养的车辆其实只有DM-i车辆,考虑到海洋、王朝网络产品分布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每家经销商都能享受到涨价带来的红利。
保养一直都是比亚迪留住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频繁的进店保养才能增加用户和品牌的粘性,同时也能获得额外的利润。
电动车和燃油车不同,燃油车时代的质保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方面,内燃机结构非常成熟、简单,即便是变速箱出现问题,市场中也有维修的工厂和条件存在,另一方面,内燃机维修成本也不高,大修一台内燃机的成本不过几千元。
但电动化时代完全不同,质保服务已经是一种巨大的价值,用户为了留住这个价值,其实必须要去经销商保养。
几乎所有的品牌都给出了“4S店保养才能享受质保服务”的条款限制,如果不去经销商保养,那么后续车辆出现问题将享受不到质保。
2021年修订了消费者服务条款,其实已经是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可以去外部修理厂进行保养,车辆出现问题依然可以享受原厂质保,这是一个重点,希望各位能够记住。
比亚迪的保养价格上涨,是建立在品牌向上发展、单车均价提升、用户画像成功重塑的基础上,如今的比亚迪已经不是燃油车时代,均价8万元的比亚迪,而是电动化时代的领军品牌。
所以比亚迪本身也在不断的调整各方面的服务,包括门店的规模、服务的专业性、产品的定位,其实都是在推翻过去的市场印记,所以保养费用调整也是建立在这一大背景之上。
对于用户来说,保养费用上涨其实并不会对日常使用带来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当下选择比亚迪的用户群体实力更强,毕竟均价有一个巨大的增幅,当下选择比亚迪的用户群体是合资用户转化而来,更容易接受高成本保养体系。
另一方面,DM-i车辆的内燃机使用频率远不及燃油车,有可能100km的内燃机使用强度只有60km,将保养周期最大程度拉长,从此前的看公里数保养到今天的看时间保养。
从客观的视角来看,比亚迪在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调整保养费用并不是一个值得去深挖的事情,品牌向上发展总要推陈出新,保养费用这种本身就不是巨大的开支,尤其是在电动化时代的今天,节省了购置税、燃油的比亚迪DM-i,可能多花一点点保养成本也无妨。
退回到整个消费市场来看,内燃机的开支不比DM-i高多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扒一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比亚迪即将涨价?官方回应:造谣,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有媒体报道比亚迪内部通知,因原材料价格大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像,比亚迪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的新能源车,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6000--10000元不等,EV车型上涨10000元,DM/DM-i车型上涨6000元。今年以来,由于受到原材料上涨、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影响下,已经有多家企业宣布新能源汽车价格上调。在刚刚过去的8月,包括大众ID.4CROZZ、smart精灵#1、零跑T03等车型均上调售价。不过,比亚迪公关部的负责人随后回应称,网传的比亚迪要涨价的消息为不实信息,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根据信息显示,今年内,比亚迪已经进行了两次涨价。年初1月,比亚迪宣布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的车型进行调价,上涨1000--7000元不等。3月,比亚迪再次宣布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的车型进行调价,上涨3000-6000元不等。对于涨价原因比亚迪解释到,1月涨价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3月的涨价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根据8月底比亚迪对外发布2022年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比亚迪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扣非净利润30.29亿元,同比增长721.72%;简单来说,上半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已超2021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暴涨,除了与刀片电池和DM-i超级混动系统有关外,还和断油有关。4月3日,比亚迪宣布将不再生产燃油车整车,此后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比亚迪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

比亚迪“降价”,磨刀霍霍向同行


前言
强大的对手并不可怕,而是比你强的还比你“卷”。这次降价风波,比亚迪注定要在行业内掀起千层浪。
“电动化的进程在加速,这个时候是看谁的资源多、供应链更完善、推出的产品优势更大,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
人人皆知的“快鱼吃慢鱼”理论,是王传福在2021年度比亚迪股东大会上提出的。
2022年,比亚迪以186.9万辆(乘用车)的成绩卫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预计年度营收突破420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亿-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至1199.20%。
依靠全产业链布局、多技术路线并进、强竞争力产品等多重优势,比亚迪已完成阶段性超车,从一条快鱼变成了一条大鱼。
让时间倒退3年。2020年时候,比亚迪远没有像今天这般惹人注目,与“自主一哥”的称号也相距甚远,在一众自主品牌中,甚至是不太被看好的那个。
那一年,比亚迪总共卖了41.6万辆新车,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7.9万辆,占自身销量的43.0%,占国内新能源市场的13.1%。不论是总销量还是新能源,表现都平平淡淡。
秉持王传福“快鱼吃慢鱼”的逻辑,从2020年2月开始,比亚迪相继发布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先进技术,搭载新技术的新车型也都紧锣密鼓的上市。
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销量攀升至73.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售59.4万辆,占比81.3%。换言之,比亚迪的燃油车在萎缩,但新能源车的蓬勃带动了品牌整体销量上涨。
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首家停止燃油车生产的主流汽车制造商。至年终,“全球新能源销冠”的称号已无人不晓。
从17.9万辆到186.9万辆,从“不被看好”到“自主一哥”,比亚迪只用了2年。
体现在消费层面,比亚迪在街头巷尾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在人们口中的提及率也愈来愈高。不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大概率有人买了比亚迪、或正在买比亚迪的路上。
反馈在市场层面,有无优惠已无关紧要,能快速提车才最为重要。在某投诉平台上,有关比亚迪车型最多的投诉不是因为质量,而是提车太慢。
所谓“快鱼吃慢鱼”,吃得越多,鱼越大。一个个心动的车主、一张张纷飞的订单,为成长为大鱼的比亚迪注入了更多底气。
2022年末,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声声降价或保价的呐喊中,比亚迪坚定地选择了涨价,原因是补贴终止和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当新能源市场从政策导向过渡到市场导向,比亚迪涨价背后的潜台词是:品牌强势、订单亦强势。
比亚迪是一条大鱼,特斯拉是一条鲶鱼。和比亚迪的策略不同,特斯拉更早感受到了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的寒意。
在2022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之前,特斯拉就进行了保险补贴、官宣降价等多次降价行为。无奈,销量提振收效甚微。
终于在2023开年之后,特斯拉祭出了幅度夸张的一次降价,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门店人头攒动、订单纷至沓来。
而今,这份寒意也传导到了比亚迪这里。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上海等地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已启动降价,交付周期较去年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在实地走访上海地区的几家4S店之后,销售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清理库存车。比亚迪的回应是:公司经营状况稳定,降价为部分地区经销商促销活动,非官方行为。
作为主机厂,任意干涉经销商定价确实是不合适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清理库存和降价促销,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相关车型竞争力下滑的现状。
2023年1月,比亚迪销量为15.1万辆,同比增长58.6%,环比下滑35.8%。春节假期工作日的减少是客观原因,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也是客观原因。
同一时间内,特斯拉降价后在中国市场取得了6.6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8%。
作为车企,比亚迪不会、更不能无动于衷,“曲线降价”或许就是一个可行方案,比如加配不加价。
典型代表如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
9.98万起售,就能够买到比亚迪鼎鼎大名的DM-i混动系统,动力性、经济型都能满足;配置层面也不寒酸,6安全气囊、10.1英寸中控屏、无钥匙进入/启动等一应俱全。
从前,比亚迪的标签是“油电同价”、口号是“燃油颠覆者”,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时,它的slogan变成了“秦统天下,颠覆燃油”。
口号是豪迈的,结果也是美好的。上市5天,该车型就交出了25363台的订单数据,提振效果明显。
以此为鉴,9.98万起售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车型更像是一次试探、一个象征,为后续比亚迪其它车型“降价”充当开路先锋。
相比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自身的宏大目标更是其“降价”的动力之一。
2023年,比亚迪对外的销量目标是400万辆(批发口径),对内则是486万辆。保守估计340万辆,挑战400万辆,乐观480万辆。
一如王传福“快鱼吃慢鱼”的论调,尽管已经是一条大鱼,但比亚迪依旧想做一条快鱼,二者结合就是又大又快。怎样达成?“降价”是可行之策。
在快鱼吃慢鱼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大鱼的比亚迪也可能吃掉那些小鱼。
以“燃油颠覆者”自居,比亚迪一直都致力于吃掉燃油车份额。王传福曾说:“我们的对手是燃油车,要共同将新能源车的蛋糕做大。”
鉴于比亚迪全链路自研、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价”后其产品力和性价比都将更上一层楼,对燃油车形成更强的颠覆性和替代性,对新能源车形成更大的竞争力和统治力。
对比体验较差的轩逸、朗逸、卡罗拉等合资燃油家轿,以及定价较高的帝豪L Hi-P等自主插混车型,你是选择它们?还是9.98万起售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呢?
而当“降价”从秦PLUS延伸到其它车型,那些合资的、自主的厂商们,又该如何应对比亚迪金鼓连天的进攻呢?
是谓,比亚迪“降价”,磨刀霍霍向同行。
一边“降价”,另一边比亚迪还在谋划着全新品牌。在现有比亚迪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之外,一个专业个性化品牌也将在今年内发布,内部代号为“F品牌”,独立于现有比亚迪品牌运营。
据悉,专业个性化品牌在比亚迪内部的体系介于腾势和仰望之间,主打多品类、独特性的专业级新能源车型,未来产品矩阵将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个品类。旗下首款车型将聚焦越野领域,整体性能上对标奔驰大G。
比亚迪、腾势、F品牌、仰望,待新品牌发布后,比亚迪的产品矩阵将更加丰富。
好处自然多多,卖更贵的车就能赚更多的钱,盈利结构更合理,定位亲民的王朝和海洋系列也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得以去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反过来,多个不同定位的高端品牌,也可以更好地承接王朝和海洋系列收获的庞大用户基盘,形成闭环的用户生态,造就强大的比亚迪汽车王国。
至于那些被吃掉的“小鱼”,你会不会在某时某地,为它们感到一丝丝惋惜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比亚迪第一年保险出险第二年保费涨多少

比亚迪第一年保险出险第二年保费涨10%
.如果是交强险,则若上一个年度出险一次有责任交通事故,且不涉及死亡,则下一年的交强险保费无法享受优惠折扣;若上一个年度发生有责道路交通事故,且涉及有人员死亡,则下一年的交强险保费会上浮30%;若上一个年度出险两次及以上,则下一年的交强险保费会上浮10%。
出险一次的话,第二年的保险费不予优惠,维持原价。一年内出险两次,保费上浮1.25%;一年内出险三次,保费上浮1.5%;一年内出险四次,保费上浮1.75%;一年内出险五次,保费上浮2.0%。
第一年出险第二年保费增加多少
保费的增长一般与出险次数相关,如果第一年有4次出险或者赔付率超过100%后保费会上浮10%-20%。商业保险根据上年出险次数和上年赔付率决定费率调整,若上年无赔款优惠20%左右。用户需注意,在购买车辆保险时,第一年中如果出险一次那么第二年的保费优惠就会取消,而不出险则可以获得10%左右的优惠。 因此第一年出险一次或许不会使保费上涨,但一定会产生影响,没有获得优惠保费其实就是变相上涨,例如新车买了5000元的车险,第一年出险一次,第二年的保费维持5000元不变,但不出险第二年保费就是4500元,于是造成一定损失。
比亚迪第一年保险出险第二年保费涨6000以上。
如果在首保以后的一年里有出过险,并且动用了商业险等,保险公司赔付过多,第二年的保险肯定也会上涨。
比如,有一位车主开车发生了严重的追尾事故,他全责,自己修车花了将近4万,还要给对方修车,那么,来年保费可能会上涨很多,保险10000+那都是有可能的,更严重的可能都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手。
所以说,为了来年的保费更低,大家开车还是要谨慎驾驶,如果发生了小刮小蹭就没有必要动用保险了,特别是商业保险。

特斯拉刚降价,比亚迪宣布涨价,此次调价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是官方指导价格发生变化。由于每款车型的生产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不同,同一价位的新能源汽车或将伴随着不同的价位调控。
国家给比亚迪的补贴政策已经没有了,还有就是市场原因,一些原材料涨价,所以不得不调价。
第一,人工涨价,第二,原材料上涨,第三,钢铁的价格上涨,第四,订单增多,第五,投入的技术,人力,财力都比较多
特斯拉降价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特斯拉汽车的销售量。比亚迪汽车宣布涨价,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电池成本的增加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取消,都是涨价的原因。
特斯拉刚降价,比亚迪宣布涨价。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无论是欧美国家又或者是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都是十分注重的。因为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汽车领域发展的主流。所以此时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比亚迪以及特斯拉。但是特斯拉的定价过高,所以在近期有宣布降价的消息。但是比亚迪却出现了涨价的情况,但是仅仅是部分比亚迪车型涨价而已。
特斯拉汽车降价为了提高市场份额。首先特斯拉汽车之所以降价,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因为比亚迪汽车的发展势头非常凶猛,特斯拉汽车公司意识到了危险。在中国地区特斯拉汽车的销量一直以来都是属于领先位置,如果此时不继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那么销量排行榜当第一的位置必然会被比亚迪汽车夺走,所以才会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比亚迪汽车的销量。
电池成本增加以及汽车补贴的消失。其次比亚迪汽车宣布涨价,是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但是电池的制造成本正在不断的增加。正是因为成本的增加,部分新能源汽车车型才会在价格上有所改变。除此之外,是因为政策的改变有关。我国一起来都倡导新能源汽车,所以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一定的补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补贴政策。

直降3万元!比亚迪驱逐舰05冠军版上市

?4月28日,比亚迪驱逐舰05冠军版正式上市,该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18万-14.88万元。与2022款驱逐舰05对比,驱逐舰05冠军版取消了原本售价12.18万元的55KM舒适型,新增13.78万元的120KM尊荣型。也就是说,驱逐舰05冠军版较现款车型最高直降3万元。
据了解,驱逐舰05是比亚迪于2022年3月推出的全新车型,是海洋网军舰系列首款车型,售价11.98-15.58万元,后由于新能源补贴退坡,该车型于2023年1月涨价2000元。
作为小改款车型,驱逐舰05冠军版在外观造型、内饰设计、动力系统上基本上现款保持一致。据了解,驱逐舰05 冠军版新增墨石蓝外观及釉玉蓝内饰颜色,同时对车辆部分配置进行调整。
动力方面,驱逐舰05 冠军版仍搭载由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DM-i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135N·m。驱动电机则根据纯电续航里程差异提供两种不同调校,55公里版本车型搭载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32kW、峰值扭矩316N·m;120公里版本车型搭载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325N·m。
比亚迪将驱逐舰05的价格下探至10万元级,也将正面迎战合资燃油车。虽然在A级轿车市场,燃油车依旧位于主流地位,例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宝来、丰田卡罗拉/雷凌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及政策的支持,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也将起到主导位置。
4月27日,比亚迪披露2023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比亚迪营业收入1201.73亿元,同比增长79.83%;净利润41.30亿元,同比增长410.89%;扣非净利润35.65亿元,同比增长593.68%;
对于营业收入增长,比亚迪表示,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汽车销量55.21万辆,同比增长89.4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4.79万辆,同比增长92.43%。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出海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汽车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内比亚迪累计出口乘用车3.87万辆,截至今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
2023年4月,正是比亚迪停售燃油车的一周年之际。在过去的一年,比亚迪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2年,比亚迪先后提出过150万台和180万台的年度销售目标,并超额完成销量目标任务。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汽车销量180.25万台,同比增长149.88%。
目前,比亚迪是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此外,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已经超过一汽大众成为乘用车第一制造商。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今年锁定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其中包括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而一季度目标完成率为18.4%,对于比亚迪来说,300万辆目标还是十分遥远的。更早之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直言,目标是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为实现300万辆目标,比亚迪需在剩下的三个季度中保证平均销量达81.6万辆。为了提升销量,比亚迪一方面通过腾势、仰望冲击高端市场,一方面借助王朝、海洋系列车型保证市场规模。进入2023年后,比亚迪推出9.98万元的秦PLUS DM-i冠军版,以及7.38万元的海鸥,实现油电同价。
比亚迪,如何躺赚?众所周知,比亚迪包括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三大板块,其中汽车业务是比亚迪的主要营收来源,2022年比亚迪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46.91亿元,占总营收的76.57%,毛利率达20.39%。
比亚迪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仅次于特斯拉,少有的高毛利率车企。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更是公开直言,“在经销商体系下的比亚迪,第四季度22.8%的毛利率,甚至不低于直营体系下特斯拉25.9%的毛利率。”
在技术、产品上,比亚迪都有着足够的自信,也手握足够强的底牌,但对于比亚迪来说,品牌爬坡绝非易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年首次降价, 比亚迪或参与“价格战”, 能冲击400万辆目标?

近日,有媒体从多家比亚迪门店获悉,目前比亚迪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降价,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但此次仅仅针对王朝系列,而在降价的同时,比亚迪也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不过,目前比亚迪暂未通过官方渠道公布降价讯息。
近年来,比亚迪销量表现强劲,去年更是以1862428辆的销量成绩,登顶国产品牌冠军的位置。不过,众所周知,由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比亚迪汽车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了 2000-6000 元不等,这次逆向涨价,也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
要知道,近期新能源市场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已有多家汽车企业跟进降价。其中,以问界、小鹏和广汽丰田等为代表的企业,快速下调产品售价,而以沃尔沃、广汽埃安、五菱等为代表的车企,则通过交付激励、保险补贴等方式降低用户购车成本。
除了竞争对手纷纷降价以外,国内新能源市场大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汽车芯片、动力电池等供应链恢复全力运转,市场供需关系发生转变,这或许意味着,原材料已经不再紧张,未来新能源车企不可避免迎来价格战!
新能源车的普及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这场突围的游戏变得越来越激烈,不少新能源品牌将市场份额看得比短期利润更加重要,毕竟站不稳脚跟随时会被淘汰,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只有经过这样充分甚至有些残酷的竞争,才会诞生既能掌握产业链控制成本、又能主导市场潮流的真正强者。
实际上,比亚迪也并没有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没有傲慢到不顾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策略一意孤行地“加价”。相反,从刚上市的2023款秦PLUS DM-i冠军版的定价,就可以看出端倪。
目前降价的车型均为老款,这意味着今年王朝系列大部分车型都将迎来改款或者换代。比亚迪在今年或将以迭代新车调整售价的方式,实现“降价”的效果,以应对同行的降价压力。
根据比亚迪去年三季度财报,其单车利润仅1万人民币左右。但不少网友认为,由于其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自产自供,尤其是占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所以全链条的利润应该也不会低。
另外,虽然比亚迪官方没有对外公布,但400万辆年销目标的口号人尽皆知。此次降价,不排除比亚迪是为了完成今年400万台目标而准备,同时也是给竞争对手一招致命一击!
要知道,比亚迪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全产业链的布局、长期的技术累积和不断进化的产品力。所谓的“厚积薄发”,不仅来源于超前的意识和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落到具体的研发、生产和产品当中去,当然,降低价格是提升销量最为直接有效的策略。
2022年,是国内汽车市场的“洗牌之年”,换道超车的国产品牌逐渐显现出独特的先发优势。但目前格局依然未定,无论是作为领导者,还是后来者,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似乎都有在未来脱颖而出的机会。作为“领导者”的比亚迪,到底能否笑到最后呢?欢迎关注我们,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野蛮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